在「加拿大」坐月子 中西結合最適宜 |大紀元多倫多

2025-01-18 | 星期六

在「加拿大」坐月子 中西結合最適宜


【大紀元2013年05月06日訊】(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)醫學上把胎兒和胎盤娩出以後,產婦機體和生殖系統恢復階段稱產褥期,民間稱「坐月子」。 無論中、西傳統習俗,都會重視這個階段,唯獨中國人看得特別重要。而且有許多條條框框與西人習俗捷然不同。移民以後,華人同樣面臨著中西文化不同理念的衝突。

中西方理念不同坐月子方式不一樣
  
愛麗21歲,來加拿大6年了,上個月生了小寶寶。因為年輕,既不清楚中國的傳統習俗,也不熟悉西方醫學慣例。她媽媽來照顧坐月子,醫生叫她做的,她媽不同意,她媽說的,醫生又說不對,讓她很困惑。
  
愛麗的母親付女士以前在中國是婦產科醫生,後來又學過中醫,又有生孩子,帶孩子的親身經歷,所以她自認為輔導自己的女兒坐月子應該是足足有餘了。然而,事與願違,這一個月,讓付女士感受到在加拿大生孩子與中國有很大差異。
  
付女士說,在醫院,醫生的無菌觀念跟中國不一樣,所有進出產房的,包括家屬、工作人員,竟然沒有一個穿工作服、帶口罩,檢查時只是帶個手套;接生時,醫生也沒有沖洗、消毒這些程序;剪臍帶由孩子的父親執行,倒也顯得很人性化。只是也應該帶個口罩、手套吧?
  
她說,臍帶剪斷以後,用一個夾子夾起來就行了,也不包紮。產婦生產後3小時後就可以離開醫院。傷口只是縫合一下,完全暴露。醫生說立即可以洗澡。還給愛麗一個朔料瓶,說是回家後,每次上完廁所,用這個瓶接自來水沖洗傷口。
  
付女士說,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。臍帶剪斷以後,要消毒,然後紗布覆蓋,繃帶包紮,直到臍帶脫落,中間每天都得檢查一下臍帶,看是否滲血、滲液。
  
付女士說,以前在中國生孩子,通常至少得在醫院呆3到7天。最初3天孩子由護士照顧,以便讓產婦更好的休息,因為產婦通常要到第3天才能泌乳。在這3天中,每天早晨護士會把孩子送到病房,讓孩子跟媽媽呆1小時左右,然後再抱走。
  
現在孩子一生出來就跟媽媽在一起,付女士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進步,比老方法有更多的優越性。一方面可以儘可能多的讓孩子吸乳頭,刺激乳腺分泌乳汁,促進子宮收縮,加快生殖系統的恢復,儘快培養母子感情。
  
付女士說,作產後訪視的一位助產士實習生Morina,工作很熱情。她跟愛麗說,不能給孩子餵其它東西,包括水,說是會影響小兒的吸奶量。還說,每3小時就要給孩子餵一次奶,即使孩子睡著了也要拍醒。
  
付女士不同意,她認為頭3天的初乳很少,應該加一點代乳品,至少也應該餵一點水。以前的教科書寫明,每2次餵奶之間餵一次水。一方面清潔口腔,還可以幫助消化;現在的觀念是不能餵水,因為人奶有足夠的水分,再餵水就會影響寶寶下一次的進食。
  
付女士說:「我們家第一天就發生了矛盾。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按助產士說的做,我也沒辦法。但是不同意把寶寶拍醒,他想睡多久就睡多久,等他自然醒。第一天還好,可能還不太餓,晚上,小寶寶睡了7個小時才醒來。最麻煩的是第二天,沒有奶,又不能餵其它東西,白天還好一點,到了晚上,孩子每1小時就醒來。哭得很厲害,嘴唇、舌頭又乾又紅,明顯的又渴又餓。」
  
付女士說,給新生兒保溫很重要,新生兒微循環功能還不是很強,體溫調節功能還剛剛建立,需要一個適應過程。新生兒保溫不夠容易導致新生兒硬腫症。
  
Morina跟愛麗說,不要穿得過多,蓋得過多,比大人多一件就行了。這對年輕人記住了前一句,後一句只當沒聽到。他們在家蓋羽絨被子,給新生兒穿一件衣服,蓋一條薄薄的單子。
  
付女士不想發生爭吵,只好等他們睡著了再給寶寶加一條單子。可是他們也等付女士睡著了,再把它拿開。拿來拿去,一個晚上,全家人誰也沒有睡好。
  
最後不得不進行討論。小孩的父親拿著體溫計,測量孩子的體溫是正常值,證明小孩不冷,不需要加蓋一條單子,否則會捂出病來。
  
付女士認為,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.2-37.2攝氏度,只有超出這個範圍才算異常。如果測出異常值,已經是出問題了。體溫正常,並不代表他感到舒服,還需要一個感覺舒適的溫度。即使是大人,在寒冷的時候,穿得不夠或蓋得不足,也是抖抖嗦嗦,睡不安穩的,但他的體溫並不會降低,甚至可能升高,因為人體自有應急反應功能。
  
經過幾天的實驗,年輕人發現給孩子多蓋一條單子,確實睡得安穩一些,睡眠時間也要久一些。
  
魏平17歲獨自來加拿大留學,至今已經10年了,今年初生孩子,特把媽媽接來照顧坐月子。她說她媽媽有許多講究,每天要讓她吃5-6次,還說,月子裡不能吃母雞,會導致縮奶(奶汁分泌不足);不能吃水果、蔬菜;所用的生活水必須是溫水;沒有滿月不能出屋,不能久坐,坐著背後不能懸空;不能穿拖鞋,腳後跟不能露在外面;不能洗頭洗澡,不能刷牙,不能疏頭,不能哭,要側睡,不能長時間仰著睡;不能喝白開水,要喝紅糖水。
  
魏平說,我們根本沒辦法按她說的去做,生了孩子沒幾天就出門去看醫生。該吃什麼還吃什麼,該幹什麼還幹什麼,現在小孩半歲了,也沒出什麼問題。

西方人也有坐月子的習慣
  
許多人認為,坐月子只是中國人的習慣,其實西方人也坐月子,只是不如中國人那麼強調。
  
Colete太太是加拿大人,生了一男一女2個孩子。她的祖母是原居民,她母親生了15個孩子。
  
Colete說,加拿大人生了孩子以後也有一些講究,不能吸煙,不能喝酒;從產前就開始喝加鈣牛奶,而且喝很多;還要多吃蔬菜、水果;這樣產婦會有很多奶,小孩和產婦會很強壯,產婦容易恢復。只是他們習慣吃冷的。
 
她說,產婦生了孩子以後不能躺在床上,要多散步,多做家務。否則就會發胖,子宮位置會不正常,還會子宮瘀血。所以她們的習慣是,一生完孩子就會到戶外活動,或做家務。

入鄉隨俗 中西結合最適宜
  
老中醫劉女士說,養生文化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中國文化獨有的。坐月子確實很重要。在這個期間,調養得好終身受益,調養不好也會貽害終生。
  
她說,婦女生完孩子後,子宮恢復需要6~8週。如果在沒有完全恢復時游泳,容易造成細菌感染或慢性盆 腔炎;而且生孩子後抵抗力下降,新陳代謝快,出汗,容易著涼或關節痛。
  
她說,不讓產婦吹風是正確的,但是不能不通風。 每日少吃多餐,一天吃5次~6次,這樣對產婦的胃腸功能恢復有好處,事實上,產婦吃飯可以正常,只是每天多喝一些容易 產奶的湯就行。但不能太鹹,太辣,產婦的飲食直接關係到寶寶,完全不注意肯定不行。一些傳統的方法認為不能吃水果和蔬菜,這是不對的。產婦很容易便秘, 所以蔬菜和水果是需要的。蔬菜要煮爛了食用,太多的生冷食物,會導致新生兒腸脹氣,哭鬧。整整一個月不刷牙、不洗頭、不洗澡,不利於個人衛生,只是用溫水較合適;不要坐浴;不要整日躺在床上,順產第二天就可以 下床活動,但是要避免疲勞。心情要開朗,防止抑鬱;長時間仰著睡容易子宮後傾,如果產婦沒有特別不舒服 ,建議她每天趴一段時間,這樣有利於子宮恢復。
  
她說:「中國傳統的方法中,有不少可取之處,畢竟是經驗之談,也有一部分不適合。不管西方、東方,女性懷孕期體內各系統的變化是一樣的,生完孩子都有一個恢復階段。但東、西方人的體質差異很大,中國人的飲食以植物類為主,還有環境因素。」
  
「在加拿大,氣候、環境不同。這裡的環境比中國要乾淨許多倍,手術操作上無疑與中國不同。產後傷口暴露,主張馬上洗澡。而且室內長期恆溫,小孩不容易著涼。總之,要根據個體的情況,靈活處理,不必盲目模仿。」劉女士說。

(責任編輯:滕冬育)